为了构造透明的叠加层,需要准备两个图像:
(1)原始图片;
(2)要 “叠加”在第一个图像上的图像(包含某种级别的Alpha透明度)。
透明叠加层的用例几乎无穷无尽,其中俩个是:
可以将运行时的重要信息直接覆盖在输出图像上,而不是在单独的窗口或终端中显示。使用透明的叠加层可以减少混淆输出图像内容的需要!
使用Alpha透明度,将两个图像“融合”在一起。
使用cv2.addWeighted应用透明叠加层功能
cv2.addWeighted(overlay, alpha, output, 1 – alpha, 0, output)
–overlay: 我们要应用的叠加层图像
–cv2.addWeighted(overlay, alpha, output, 1 – alpha, 0, output)
–alpha: 叠加层的实际Alpha透明度,alpha越接近1,图像越不透明;alpha越接近0,叠加层显示得越透明;
–output: 原始图像
–beta: Beta定义为1-alpha 。我们需要定义alpha + beta = 1.0
gamma: 伽玛值-加到加权和的标量。可以将gamma视为应用加权加法后添加到输出图像的常数。将其设置为零,表示不需要应用恒定值的加法运算。
–output: 最终的结果,输出图像
效果图:
# USAGE # python overlay.py # 导入必要的包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import imutils # 加载图像 image = cv2.imread("../image/flower4.jpg") image = imutils.resize(image, width=600) cv2.imshow("origin", image) cv2.waitKey(0) # 循环遍历 [0,1.0] 的透明度 for alpha in np.arange(0, 1.1, 0.1)[::-1]: # 创建俩个原始图的拷贝 # 一个用于构建叠加层 一个用于输出图像 overlay = image.copy() output = image.copy() # 在左上角 添加文本: PyimageSerach:alpha # 在右下角画一个矩形的红色框 cv2.rectangle(overlay, (150, 210), (500, 630), (0, 0, 255), -1) cv2.putText(overlay, "PyImageSearch: alpha={:.2f}".format(alpha), (10, 30), cv2.FONT_HERSHEY_SIMPLEX, 1.0, (0, 0, 255), 3) # 使用cv2.addWeighted应用透明叠加层功能 # overlay: 我们要应用的叠加层图像 # alpha: 叠加层的实际Alpha透明度,alpha越接近1,图像越不透明;alpha越接近0,叠加层显示得越透明; # output: 原始图像 # beta: 我们提供beta值作为第四个参数。 Beta定义为1-alpha 。我们需要定义alpha和beta,以便alpha + beta = 1.0 # gamma: 伽玛值-加到加权和的标量。您可以将gamma视为应用加权加法后添加到输出图像的常数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将其设置为零,因为我们不需要应用恒定值的加法运算。 # output: 输出图像 cv2.addWeighted(overlay, alpha, output, 1 - alpha, 0, output) # 展示输出图像,alpha,beta print("alpha={:.2f}, beta={:.2f}".format(alpha, 1 - alpha)) cv2.imshow("Output", output) cv2.waitKey(0) cv2.destroyAllWindows()
参考: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