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  • Stack
  • Queue
    • Deque
    • 其他特性
  • BlockingQueue
    • 特点
  • PriorityQueue 优先级队列
    • 特点
    • 扩容机制
  • ArrayDeque
    • 继承关系
    • 底层实现
    • 扩容机制
  • 总结

    Stack

    栈结构类型,表示对象的后进先出堆栈。Stack继承自Vector,并拓展了五个允许将容器视为栈结构的操作。

    包括常见的poppush操作、以及查看栈顶元素的方法、检查栈是否为空的方法以及从栈顶向下进行搜索某个元素,并获取该元素在栈内深度的方法。

    Deque 接口及其实现提供了一组更完整的 LIFO 堆栈操作能力,应该优先考虑使用 Deque 及其实现。例如:

    Deque<Integer> stack = new ArrayDeque<Integer>();

    Queue

    Queue接口定义了队列的能力,它继承自Collection ,除了基本的集合操作外,队列提供了额外的插入、获取、检查等操作。

    public interface Queue<E> extends Collection<E> {
        // 在不违反容量限制的情况下立即将指定元素插入此队列,成功时返回 true,如果当前没有可用空间则抛出 IllegalStateException。
        boolean add(E e);
        // 在不违反容量限制的情况下立即将指定元素插入此队列。 在使用容量受限的队列中,一般最好使用这种方法添加,仅通过抛出异常可能无法插入元素。
        boolean offer(E e);
        // 检索并删除此队列的头部。 此方法与 poll 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如果此队列为空,它将引发异常。
        E remove();
        // 检索并移除此队列的头部,如果此队列为空,则返回 null。
        E poll();
        // 检索但不删除此队列的头部。 此方法与 peek 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如果此队列为空,它将引发异常。
        E element();
        // 检索但不删除此队列的头部,如果此队列为空,则返回 null。
        E peek();
    }

    可以看出,每一种操作都存在两种定义,一种是在操作失败的情况下强制抛出异常的,另一种则是返回null不强制抛出异常的。

      Throws exception Returns special value
    Insert add(e) offer(e)
    Remove remove() poll()
    Examine element() peek()

    队列通常是先进先出的,所以对元素的排序方式也是以先进先出的顺序的,但是有特殊情况,例如,优先级队列是根据比较元素的优先级进行排序的;另一种例子是后进先出队列,即栈结构。

    无论使用哪种排序,队列的头部元素都是通过调用removepoll删除的。在 FIFO 队列中,所有的新元素都是插入到队列的尾部的,其他类型的队列可能使用不同的插入规则,每个Queue的实现都必须明确指定其排序方式。

    队列的另一个特性是不允许插入null ,尽管在某些实现中,例如LinkedList,允许存储null。但在这种实现中,也不应该将null插入到队列中,因为 null 被 poll 方法作为特殊返回值,以表明队列不包含任何元素。

    队列的实现通常不定义hashCodeequals,因为对于具有相同的元素,但具有不同的排序方式的队列,基于元素的相等并不是很好的定义方式。

    Deque

    Deque继承自 Queue,是一种支持两端元素插入和移除的顺序结构集合,简称 “双端队列” 。大多数双端队列对容量没有固定限制。

    Deque接口主要拓展了对于双端队列两端元素操作的方法,也是两种形式,一种抛出异常,一种返回特殊值 null 的形式。

    Java 集合框架 Queue 和 Stack 体系

    Deque可以当作 FIFO 队列使用,所以它的一些拓展的方法等效于Queue的一些方法:

    Java 集合框架 Queue 和 Stack 体系

    Deque作为 LIFO 队列使用时(栈结构),它也会有一些等价于Stack的方法:

    Java 集合框架 Queue 和 Stack 体系

    其他特性

    List接口不同,此接口不支持对元素的索引访问。

    另外虽然没有严格要求Deque的实现禁止插入null元素,但在使用中的确应该尽量避免插入null,因为null元素被各种操作方法作为特殊的返回值,这里和 Queue 一样。

    另一个与Queue相同的是,它也没有定义需要实现hashequals方法,理由和Queue是一样的。

    BlockingQueue

    BlockingQueueQueue接口的另一个重要子接口,它用来代表一个可阻塞的队列。支持在检索元素是,等待队列变为非空再返回数据。

    BlockingQueue有四种类型,用来解决当前不能立刻处理,需要再未来某个时间点下满足指定条件才执行的操作。

    • 抛出异常
    • 返回特殊值
    • 无限期阻塞当前线程,直到操作成功
    • 在有限时间内阻塞当前线程,超时即放弃执行

    以下这张表是同一个行为在不同类型的方法表:

    Java 集合框架 Queue 和 Stack 体系

    特点

    • 不支持空元素:BlockingQueue不接受空元素。在尝试添加、放置或提供null时,实现会抛出NullPointerException。 null用作标记值以指示轮询操作失败。
    • 容量受限:可能是容量受限的,在给定时间内,可能只有一个剩余容量,超出该容量就不能在不阻塞的情况下放置其他元素。
    • 主要用于实现生产者-消费者队列,但还支持Collection接口。
    • 线程安全需要它的实现类自身去实现。
    • 批量操作不能保证原子性。
    • 内存一致性:和其他并发集合一样,在一个线程中实现将一个对象存入BlockingQueue的操作,会发生在下一个其他线程对BlockingQueue中的该元素读取或移除之前。

    PriorityQueue 优先级队列

    PriorityQueue是一个基于优先级堆的无界限优先级队列。它是 Queue的直接实现类,优先级队列的元素排序有两种情况:

    • 根据元素的自然存储顺序
    • 队列构造时提供的Comparator进行比较后排序

    排序方式取决于具体的构造函数的参数Comparator

        public PriorityQueue(Comparator<? super E> comparator) {
            this(DEFAULT_INITIAL_CAPACITY, comparator);
        }

    特点

    优先级队列不允许null元素,依赖于自然排序的优先级队列也不允许插入不可比较的对象,否则会导致ClassCastException

    底层实现是通过数组来保存数据的:

    transient Object[] queue;

    不是线程安全的。

    扩容机制

    优先级队列的容量是没有限制的,但是内部存储元素的结构实际上是一个数组,它的扩容机制是有规律的。

    初始化默认容量 11 ,后续扩容总是扩容到与队列元素数量相同大小,这一点和ArrayList基本一致。

        public boolean offer(E e) {
            if (e == null)
                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(); // 不允许 null 元素
            modCount++;
            int i = size;
            if (i >= queue.length)
                grow(i + 1); // 真正的扩容方法
            size = i + 1;
            if (i == 0)
                queue[0] = e;
            else
                siftUp(i, e);
            return true;
        }
        private void grow(int minCapacity) {
            int oldCapacity = queue.length;
            // Double size if small; else grow by 50% 默认扩容量
            int newCapacity = oldCapacity + ((oldCapacity < 64) ?
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oldCapacity + 2) :
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oldCapacity >> 1));
            // overflow-conscious code
            if (newCapacity - MAX_ARRAY_SIZE > 0)
                newCapacity = hugeCapacity(minCapacity);
            queue = Arrays.copyOf(queue, newCapacity);
        }
    • 如果旧的队列容量 < 64 ,每次扩容 100% 并加 2 。超过 64,每次扩容旧容量的 50 %。
    • 如果新容量超出最大数组容量。则通过hugeCapacity()计算容量:
        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_ARRAY_SIZE = Integer.MAX_VALUE - 8;
        private static int hugeCapacity(int minCapacity) {
            if (minCapacity < 0) // overflow
                throw new OutOfMemoryError();
            return (minCapacity > MAX_ARRAY_SIZE) ?
                Integer.MAX_VALUE :
                MAX_ARRAY_SIZE;
        }
    • 如果需要的容量超过数组最大容量,则限制队列容量为 Int 的最大值。
    • 如果需要的容量没超过数组最大容量,则限制队列容量为数组最大容量MAX_ARRAY_SIZE

    ArrayDeque

    数组双端队列,是一种可调整大小的数组实现,没有容量限制。它会根据需要自动扩容。

    继承关系

    public class ArrayDeque<E> extends AbstractCollection<E> implements Deque<E>, Cloneable, Serializable
    • AbstractCollection:提供了一些集合接口能力的基本封装。
    • 双端队列
    • 可通过Object.clone()方法快速复制
    • 支持序列化

    底层实现

    底层数据结构是一个数组:

    transient Object[] elements;
    transient int head;
    transient int tail;

    通过headtail作为索引来支持双端队列的特性。

    扩容机制

        public void addFirst(E e) {
            if (e == null)
                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(); // 不允许 null 
            elements[head = (head - 1) & (elements.length - 1)] = e; // 防止下标越界处理
            if (head == tail) // 检查空间是否够用, == 说明空间不够了
                doubleCapacity(); // 扩容
        }

    这里先插入,后扩容。tail总是指向下一个可插入的空位,这个意思就是 数组中至少留有一个空位置,所以元素可以先插入。

    head = (head - 1) & (elements.length - 1)这行代码比较难以理解。语义是:取余操作,同时解决head为负值的情况。 elements.length 必定是 2 的指数倍。elements.length - 1的二进制低位必为 1 , 与head - 1进行与操作后,起到了取模的作用(取余数)。如果head - 1为负数(只可能是 -1),则相当于对其取相对于elements.length的补码。

    真正的扩容机制在doubleCapacity()

        private void doubleCapacity() {
            assert head == tail;
            int p = head;
            int n = elements.length;
            int r = n - p; // number of elements to the right of p
            int newCapacity = n << 1;
            if (newCapacity < 0)
                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("Sorry, deque too big");
            Object[] a = new Object[newCapacity];
            System.arraycopy(elements, p, a, 0, r);
            System.arraycopy(elements, 0, a, r, p);
            elements = a;
            head = 0;
            tail = n;
        }

    这个函数的作用相当于扩容 100% 后,将原数组,分段复制进去:

    Java 集合框架 Queue 和 Stack 体系

    首先复制head右侧的元素,然后再把左边的复制过来。即虽然是往队列头部插值,但实际还是在尾部插完值后,分段移动进行排序,最后组成了新数组。

    addLast则是直接把新元素存入tail位置上,然后在重新计算tail ,检查是否需要扩容。

    public void addLast(E e) {
        if (e == null)
            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();
        elements[tail] = e;   //赋值
        if ( (tail = (tail + 1) & (elements.length - 1)) == head)   //下标越界处理
            doubleCapacity();   //扩容
    }

    特点:

    • 不是线程安全的,在没有外部处理同步的情况下,不支持多线程并发访问。
    • 禁止保存null元素。
    • 作为栈使用时,可能比Stack快;作为队列使用时, 比LinkedList快。
    • 时间复杂度时常数级别的。

    总结

    常见的队列除了 ArrayQueuePriorityQuueue 和BlockingQueue,还有一个可以当作队列的LinkedList,关于它在上一节的 List 体系中有详细的讲解。

    • ArrayQueue,更适用于当作双端队列或栈结构。
    • Stack已不推荐使用,建议使用LinkedListArrayQueue替代。
    • PriorityQueue用来处理优先级,多了一个可自定义优先级条件的能力。
    • BlockingQueue常用于实现 生产者/消费者队列,但线程安全需要外部自己去实现。
    • 上面的几种队列,除了LinkedList,底层的数据结构都是数组。
    • Queue的有些实现没有强制要求不允许存null ,但最好不要存null 。
    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