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义
栈又名堆栈,是一种操作受限的线性表,仅能在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。
它的特点是先进后出,就好比我们往桶里面放盘子,放的时候都是从下往上一个一个放(入栈),取的时候只能从上往下一个一个取(出栈),这个比喻并非十分恰当,比如拿盘子的时候只是习惯从上面开始拿,也可以从中间拿,而栈的话是只能操作最上面的元素,这样比喻只是为了便于了解。

刚开始接触栈可能会有些疑问,我们已经有数组和链表了,为什么还要栈这个操作受限制的数据结构呢?数组和链表虽然灵活,但是操作起来也更容易出错,而栈因为操作受限,在特定场景中使用还是有优势的。
当某个数据集合只涉及在一端插入和删除数据,并且满足先进后出的特性时,我们就应该首选“栈”这种数据结构。
栈的实现
栈的实现方式有两种,一种是基于数组实现的顺序栈,另一种是基于链表实现的链式栈。它的主要操作也就两个,即入栈和出栈,难度并不大😏。
先了解一下入栈(Push)和出栈(Pop),如下图

    
顺序栈
基于数组实现,就面临着数组大小固定、扩容成本大的问题,下面是使用C#实现出栈和入栈简单功能代码。
 // 基于数组实现的顺序栈
    public class ArrayStack
    {
        private string[] items;  // 数组
        private int count;       // 栈中元素个数
        private int n;           //栈的大小
        // 初始化数组,申请一个大小为n的数组空间
        public ArrayStack(int n)
        {
            this.items = new string[n];
            this.n = n;
            this.count = 0;
        }
        // 入栈操作
        public bool Push(string item)
        {
            // 数组空间不够了,直接返回false,入栈失败。
            if (count == n) return false;
            // 将item放到下标为count的位置,并且count加一
            items[count] = item;
            ++count;
            return true;
        }
        // 出栈操作
        public string Pop()
        {
            // 栈为空,则直接返回null
            if (count == 0) return null;
            // 返回下标为count-1的数组元素,并且栈中元素个数count减一
            string tmp = items[count - 1];
            --count;
            return tmp;
        }
    }
上面代码有一些很明显的缺点,比如存储的数据类型固定为string(C#中使用泛型可以很好的解决),大小固定…这只是简单的功能演示,后面分析C#中Stack源码时这些问题都会被化解。
出栈和入栈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呢?这个很好计算,因为出栈和入栈都只涉及栈顶的元素,所以是O(1)。
空间复杂度呢?还是O(1),因为这里只额外使用了count和n两个临时变量。
💁♂ 空间复杂度是指除了原本的数据存储空间外,算法运行还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。例子中大小为n的数组是无法省略的,也就是说这n个空间是必须的,对复杂度不了解的可以点击查看一文搞定算法复杂度分析。
链式栈
话不多说,上代码
 // 链表实现栈
    public class LinkStack<T>
    {
        //栈顶指示器
        public Node<T> Top { get; set; }
        //栈中结点的个数
        public int NCount { get; set; }
        //初始化
        public LinkStack()
        {
            Top = null;
            NCount = 0;
        }
        //获取栈的长度
        public int GetLength()
        {
            return NCount;
        }
        //判断栈是否为空
        public bool IsEmpty()
        {
            if ((Top == null) && (0 == NCount))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return true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return false;
        }
        //入栈
        public void Push(T item)
        {
            Node<T> p = new Node<T>(item);
            if (Top == null)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Top = p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else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p.Next = Top;
                Top = p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NCount++;
        }
        //出栈
        public T Pop()
        {
            if (IsEmpty())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return default(T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Node<T> p = Top;
            Top = Top.Next;
            --NCount;
            return p.Data;
        }
    }
    //结点定义
    public class Node<T>
    {
        public T Data;
        public Node<T> Next;
        public Node(T item)
        {
            Data = item;
        }
    }
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均为O(1).
C#中Stack源码分析
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顺序栈和链式栈的优缺点,那么C#语言中自带的Stack是基于什么实现的呢?
答案是顺序栈。Stack是一个泛型类,里面定义了一个泛型数组用以存储数据
private T[] _array;
既然是一个顺序栈,为什么在使用的过程中什么不需要初始化数组大小,也不用担心扩容问题呢?
当我们实例化Stack的时候,会调用它的构造函数,初始化数组大小为0.
public Stack()
    {
        _array = _emptyArray;
        _size = 0;
        _version = 0;
    }
向数组中添加元素时,会检测数组是否还有空闲容量,如果超出数组大小,将进行扩容
public void Push(T item)
    {
        if (_size == _array.Length)
        {
            T[] array = new T[(_array.Length == 0) ? 4 : (2 * _array.Length)];
            Array.Copy(_array, 0, array, 0, _size);
            _array = array;
        }
        _array[_size++] = item;
        _version++;
    }
正是因为C#帮我们封装好了,所以我们使用起来才感觉如此的方便。
Push()函数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呢?当栈中有空闲空间时,可以直接添加,它的时间复杂度是O(1)。但当内存不够需要扩容时,需要重新申请内存,进行数据搬移,所以时间复杂度就变成了O(n),其平均时间复杂度也为O(1).
总结

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