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  • 巧妙用法
  • 总结

C++11中,当我们定义一个类的成员函数时,如果后面使用"=delete"去修饰,那么就表示这个函数被定义为deleted,也就意味着这个成员函数不能再被调用,否则就会出错。

#include <cstdio>
class TestClass
{
public:
    int func(int data)=delete;
};

int main(void)
{
    TestClass obj;
    obj.func(100);

    return 0;
}

编译时直接报错,如下,

浅谈C++11中=delete的巧妙用法

在C++11之前,当我们希望一个类不能被拷贝,就会把构造函数定义为private,但是在C++11里就不需要这样做了,只需要在构造函数后面加上=delete来修饰下就可以了。

巧妙用法

这里说个=delete的巧妙用法,在C++里会有很多隐式类型转换,如下代码,

#include <cstdio>
class TestClass
{
public:
    void func(int data) { printf("data: %d\n", data); }
};
int main(void)
{
    TestClass obj;
    obj.func(100);
    obj.func(100.0);
    return 0;
}

输出如下,

浅谈C++11中=delete的巧妙用法

当我们把100.0传给obj.func()时,发生了隐式类型转换,由double转为了int,有时我们不希望发生这样的转换,我们就是希望传进来的参数和规定的类型一致,那么此时可以使用=delete来达到这个目的,如下,

#include <cstdio>
class TestClass
{
public:
    void func(int data) { printf("data: %d\n", data); }
    void func(double data)=delete;
};
int main(void)
{
    TestClass obj;
    obj.func(100);
    obj.func(100.0);
    return 0;
}

我们把参数类型是double的重载函数加上=delete进行修饰,表示这个函数被删除,那么用户就不能使用这个函数了,这样再编译就会出错,

浅谈C++11中=delete的巧妙用法

总结

本文是对《C++ Weekly -Ep 107》的简单总结。如果有写的不对的地方,请留言指正,谢谢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