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- 代码块
 - 对属性可以赋值的位置
 - 不同位置对属性赋值的执行顺序
 - 结语
 
前言:
java中的代码块介绍以及一个类中不同位置对属性赋值的执行顺序。
代码块
- 1.代码块的作用:用来初始化类、对象
 - 2.代码块如果有修饰的话,只能使用 static
 - 3.分类:静态代码块 VS 非静态代码块
 - 4.静态代码块
- 内部可以有输出语句。
 - 随着类的加载而执行,而且只执行一次。
 - 作用:初始化类的信息。
 - 如果一个类中定义了多个静态代码块,则按照声明的先后顺序执行。
 - 静态代码块的执行要优先于非静态代码块的执行。
 - 静态代码块内只能调用静态的属性、静态的方法,不能调用非静态的结构。
 
 - 5.非静态代码块
- 内部可以有输出语句。
 - 随着对象的创建而执行。
 - 每创建一个对象,就执行一次非静态代码块。
 - 作用,可以在创建对象时,对对象的属性等进行初始化。
 - 如果一个类中定义了多个非静态代码块,则按照声明的先后顺序执行。
 - 非静态代码块内可以调用静态的属性、静态的方法、或非静态的属性、非静态的方法。
 
 
对属性可以赋值的位置
- 默认初始化
 - 显式初始化
 - 构造器中初始化
 - 在代码块中赋值
 - 有了对象以后,可以通过"对象.属性"或"对象.方法"的方式,进行赋值
 
不同位置对属性赋值的执行顺序
对于有代码块的赋值顺序:1>2 / 4>3>5
package 代码块;
public class Demo {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    People p =  new People();
        p.age = 4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这是对象.属性赋值后输出的值:" + p.age);
    }
}
class People{
    int age = 1;
    People(){
        this.age = 2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这是构造器输出的值:" + this.age);
    }
    {
        this.age=3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这是代码块输出的值:" + this.age);
    }
}

当我们将显式初始化和在代码块中赋值的顺序调换一下,则结果又会不同,谁在上面,谁先执行
package 代码块;
public class Demo {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    People p =  new People()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这是对象.属性赋值前输出的值:" + p.age);
        p.age = 4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这是对象.属性赋值后输出的值:" + p.age);
    }
}
class People{
    {
        this.age=3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这是代码块输出的值:" + this.age);
    }
    int age = 1;
    People(){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这是构造器输出的值:" + this.age);
    }
}

因此结论是:默认初始化> 显式初始化/在代码块中赋值 >构造器中初始化>有了对象以后,可以通过"对象.属性"或"对象.方法"的方式,进行赋值
结语
	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		
评论(0)